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长沙哪里适合代放生兔

2023-02-06 00:51编辑:admin人气:830


nbsp

  永恒的伴侣

  ──勤念佛,夫妻相偕往生

  诸位大德、阿弥陀佛:

  自古谁无死,但一讲到死人人都怕,所以必须先了解。既然了解,生死又有何惧呢?家父于1998年元月二十三日往生,而且于满七的第二天也把家母一起带往西方极乐世界。

  父母亲结婚至今已六十一年了,去年还接受古坑乡公所钻石婚楷模的表扬。互相扶持六十一年中当中有一子四女,夫妻从未发生争吵,彼此相敬如宾、互相照顾,实为后世晚辈的榜样。直到今年元月父亲生病,母亲每天随伺在侧寸步不离,鹣鲽情深感动很多人。两人往生相距才五十日。

  1996年我们兄妹带着俩位老菩萨到员林莲社,皈依在上鉴下因法师座下,师父开示要常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有望。父母亲很听师父的话,回到乡下早上第一件事先念半小时的佛号,一年多来从未间断直到往生。

  透过莲社莲友的介绍下,礼请离家较近的上坚下毓法师帮忙助念。父亲病危之前我就前往师父处当面请示往生应注意之事。师父非常慈悲,随后就和几位师姐来家帮父亲开示,要父亲不管是如何痛苦都要勤加念佛,一定不要放弃念佛。经过几天之后父亲就一直交代说阿弥陀佛过完年后会带他往生西方,也真的就于过年后往生了。

  我们一切遵照师父的指示办理,全家大小开始助念,随后师父和师姐都来帮忙念佛。一直念到三小时左右,突然陀罗尼被下面好像有一股气像老鼠般的往上冲,师父此时再次开示而且我们佛号不断。经过十小时的助念后,其中有位师姐看到西方三圣像前的大线香竟然有盘旋的莲花,真是奇妙。

  经过十三小时才帮家父换衣净身,奇怪的事又发生了,父亲身体柔软的程度比平时我为他擦拭时还要更加柔软,而且脸上带着笑容,就如土公仔的老伯所说,看起来就像睡觉,完全没有往生的样子。在经过二十四小时家人念佛不断,天快亮前,父亲身旁的的四朵莲花灯竟然都从花瓣中冒出一缕白烟,而且非常之漂亮,家人都看到了。第二天录音机的佛号伴著我们念佛,可是录音机关掉之后,客厅内竟然还辽绕著念佛的声音,大家仔细听后发现是我父亲念佛的声。当天下午我外甥女(今年念高三)回来也加入助念,没想到她也清清楚楚听到外公念佛声音。

  出殡的前一天开始做三昧水忏,到傍晚功德圆满。晚上入殓时需先退冰,所以从冰柜把遗体抬出来,不可思议的是经过十天冰冻的遗体却是软绵绵的一点也没有僵硬。家父的双手原先抱住胸前,入殓时把他放直,但很奇怪,他还是慢慢恢复抱在胸前,于是随其自然。

  家父生前吩咐我们,他的遗体要火化,一切后事以佛教礼仪为之;简单隆重就好。家父火化后烧出好几朵绿色翡翠般的舍利花,这些舍利花都是在胸口处出现,可能与父亲双手抱胸有关系吧!我们将舍利花供奉于灵桌上,经过七七之后,它竟然生长更多舍利花而且颜色更富有变化,呈现多种不同颜色。现已供养于西螺镇兴农西路143巷33号随缘佛堂师父处。

  自从父亲往生后母亲就更加勤念佛号,只求阿弥陀佛让他往生无障碍。家母于家父满七的第二天往生,并且一点痛苦也没有。当天早上七点我还跟家母说过话,八点就往生,时辰也跟父亲一样。就这样双亲安详的走完人生的旅程。

  家母往生后我立即连络师父来帮忙助念,才得知清晨五点多,在随缘佛堂共修的师姐已梦到父亲,请她转告师父不要外出,要请他帮忙助念。师父与师姐百思不解说今天没人要来请求助念,直到我打电话过去,师父才知道真有其事。家母后事都和家父同样一切从简,遗体从冰柜抬出来准备入殓时,已经冷冻十天的母亲,脸色竟然红得像女孩擦粉一样,而且嘴唇更像涂了口红,看起来非常慈祥庄严。师父问我说是否找人来化妆过,我说没有,因为家母往生时天气很炎热,十六小时后放入冰箱至今从未打开,只有从检视窗视其内部而已,也没想到能和家父一样身体比生前更柔软,肌肉还有弹性。这种情形我们家属及来做三昧水忏的师父及师姐全都看到这种瑞像。葬仪社的负责人-七十多岁老伯连看了双亲情形,也说办了一、二十年,从来没有像你们家这样的。坚持不收我们的红包,老人家说他是以作功德的心情来处理。大家都说念佛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希望我们也要勤加念佛。

  偶尔,我还听人家讲,自从双亲往生后,俩老还会在梦中回去找厝边的老邻居泡茶聊天。因守孝期间乡下人比较忌讳,我想等过些日子再找他们详谈父母的情况。如今我很高兴俩位老人家能够来去自如,逍遥自在。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虽然短短的两个月间双亲都离我们远去,但为人子女的我们能够将父母的后事办得很简单而如法,这在我们乡下地方是第一次办理纯佛教仪式的葬礼,所遭遇的阻力和困难,那真是旁人所无法想象。但是只要有虔诚坚定的心,阿弥陀佛ㄧ定在背后帮助、支持。而我的父母亲生前约定要到西方莲池会上相见,真的也能如其所愿;虽然生前我们无法事事躬亲,但是之后能遵守佛教临终的要诀送父母亲往西方极乐世界,也是ㄧ件值得安慰之事。在此要感谢上坚下毓法师及诸位莲友的帮忙,才能有今天的圆满功德!

净土宗文集:如何劝重病亲人发愿往生(仁梅)

  《净土》杂志2014年第1期 文/仁梅

  前些年细细看过、分析过很多送往生的光盘案例,同时这几年又经历了身边好几位亲友离世的过程,有顺利往生的,也有不知去向的。因而想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希望佛友能够获得一点启发。这也算是拙作《父亲的佛缘》(《净土》2013年第四期)的姊妹篇吧。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对于我们而言,虽然学佛了,问出这样的话,还是要下决心的。因为现实中很容易被认为是说了不吉利的话,像是诅咒自己的亲人早离世似的。其实病重的人愿意说出内心的不安想法,希望亲人去分担。因为这些事是他们一直在暗中思索与担忧的,是他们潜意识里早就有,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但通常绝大多数人不想跟病人提这事,常常认为说这些为时过早,从而拖延了准备工作。不愿意这样做、或不承认这个事实要发生、内心不忍这样做,总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了去做,眼看着短则几十天,长则一两年,一晃而过,生命已不在。

  二、临终放不下的事情及应对

  如果病重的亲人已经说不出来有哪些放不下,可以推断出来。

  1.对早年发生的某些事件给心理造成的阴影

  某些特殊事件对家庭和个人的打击、遭受的冤屈和不公、经历的苦难、受到的冲击,这是心中最难解的结。通常也会导致人得某些病,老年痴呆、癌症等。要帮助亲人解开这个结,自己首先要解开这个结,自己先不再忿忿不平,不再抱怨,才可能去帮助亲人化解。有很多送往生的案例,都是放不下这个结。

  这是要花费很大努力的,从化解自己的心结开始。

  2.最放不下相濡以沫的老伴,担心自己走后对方的生活

  病重的人会担心自己离世后的家庭财产问题、老伴收入减少、无依靠等问题,经济上的、生活上的,有些甚至是做子女想不到的,比如甚至可能会想到自己走后,老伴是否会再婚。

  这个需要子女经常表态许诺,会照顾好在世的母(父)亲,请他放心。如果病重的亲人已经开始亲近佛法,不妨告诉他,好好念佛,成佛后可以更好地帮助亲人。也需要老伴自己许诺会照顾好自己,请他放心跟阿弥陀佛走,当然这是离别前二十四小时内可以说的道别话。

  3.最放不下子孙后代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老人通常会希望子女家庭和美、夫妻和睦;希望儿孙身体健康:包括饮食起居、交通安全,对儿女事业上的期待等等。

  老人最放不下的是那个境遇最差的子女,比如下岗的、离婚的、生病的、残疾的。那么其他子女就要表态并确实做到以后相互帮助,兄友弟恭,而非假装;如果此时子女还在想着今后如何分财产、房子归谁,那就与世俗无二了。

  有孙辈的老人走前通常就等着见孙子、孙女最后一面,所以在老人的最后一段日子,要让孩子来,不可用孩子功课重等各种理由一拖再拖,很多情况是临终前最后一口气,等啊等,等孙子来,拉着孙子的手咽气。

  最好是在老人还清醒的时候,做儿女的反复表态,并且告诉他:“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念佛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您若成佛了,随时可以帮助我们和所有子孙后代。”

  三、对死亡的恐惧、对往生的疑虑及应对

  1.明确说出“到阿弥陀佛那里最重要!”

  将离世的人最恐惧死亡,无法面对死亡这个事实,有强烈的对生命的渴望,紧紧地抓住任何可能继续活下去的稻草,即使念佛也常常是这个目的。

  作为家属,我们在努力积极治疗的同时,首先要要冷静地认识到生命不是无限的,医生治病治不了命。是否大限临近,医生很清楚。如果我们心心念念考虑这事,也能够感受到老人的生命之火越来越弱。这时需要我们寻找一个时机,下决心说出来:“现在再活多久是次要的了,去哪里是最重要的,到阿弥陀佛那里最重要。”只要有这颗真正的孝心、爱心,就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讲出这话来。

  2.真正相信阿弥陀佛会来接

  除非病重的人平时修行甚好、信心坚定,否则都不免有疑虑,尤其受“老病之苦”的折磨之后,信心动摇。

  阿弥陀佛会来接,是否是真的?对垂危病人而言,这是需要反复确认的问题。不要认为他之前相信了,就不再怀疑。人在临终前会有各种疑虑担忧反复困扰着内心。如我父亲就问过“阿弥陀佛选我吗?”等类似问题,通常是担心自己年老体衰,平时念佛也不多,功夫不够;或学佛时间不长,学佛学得好的人很多,轮不上自己;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去西方净土。因为按照世间法,任何选拔都是择优选拔:选身体健康、年轻力壮、有工作基础、经验丰富。因此觉得自己不具备被选上的条件。是否阿弥陀佛真这样平等来接呢?

  这些都需要用佛法来解释生命轮回的道理。然后请他相信、发愿跟阿弥陀佛走。反复说明“信愿行”的重要性等等。这个过程同样是复杂的,比如讲生命轮回的故事,《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生命怎样轮回,古人往生的成功案例如《净土圣贤录》、《高僧传》,劝人发心往生的《龙舒净土文》以及《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些关于西方净土的描述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等内容,都要介绍给病人。劝他念佛,平时多放唱佛机。

  3.临终“阴境现前”的应对

  临终的人常常说自己看到什么了,比如常见的是看见已经去世的亲友(当然也有极少数说自己看见天宫美景的)。他们的话通常不被亲属理解,被否定,这样就增添了病人的烦恼。这些属于离世前的特殊景象,《地藏经》里是这样描述的:“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我父亲曾经是军人,经历过战场的生死考验,是非常坚强的人。以前也从不相信有鬼神一说,但在突然经历这事时,也是惶恐不已,虽没有叫喊,但也很难镇定自若。其他人就更可想而知。有很多病人在看见这些可怕的景象后,会在夜里或白天大喊大叫;有时说话已经说不清楚,但明显有恐惧感。

  这时要提醒他念佛,告诉他“念佛”就好啦,并开解这些景象的由来,借此让临终人明白灵魂的存在,我们生生世世欠下的都要还,这个世间是有六道轮回的,只有去西方净土,才能脱离六道轮回。念佛可以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冤亲债主。有时我们以为病人是在睡觉,实际一直是经历着这些景象。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孤独无助地一个人躺着,只身面对这些让他惊恐的景象。但如果病患是在重症监护室,若想在身边陪伴,就比较难了,这是在医院离世的弊病之一。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1.作为子女的时间安排与发愿

  在父母最后的日子,有太多的事项需要学佛的子女来付出时间和精力,这时已经到了父母生命最后的时刻,真正的孝顺、真正的大孝就是送父母顺利往生。在此关键时段,工作、休闲娱乐,包括对自己的家事,都要放第二位。放下世间的各种诱惑,一切以看护好父母、让他念佛发愿往生放在第一位。

  如果与危重亲人同在一地,作为子女就要尽量减少避免出差,可在佛前反复发愿,在父母最后的时刻,自己一定要在身边护持助念。看过很多例子,都是以为亲人不会很快病危,于是就出差或短期出国,结果亲人离世就发生在这时候。或许是巧合,或许另有深意吧!所以我们作为身边的子女要发愿:在父母最后的时刻一定在身边护持助念。

  2.最后几天的注意事项

  大约临终前一周,病人已经不想进食了,这其实是生命将要终结的信号,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知道的,就是听说过也会觉得不放心。“不能饿着”是我们作为亲属最焦虑的事。于是会想着喂各种汤,米汤,人参汤,甚至要喂鸡汤、肉汤,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人体的全部器官功能接近衰竭,已经消化不了什么了。其实此时白开水就足够了。

  但到了最后一两天又可能回光返照,临终的人忽然又想吃喝,我们就开始喂这喂那。如果是在医院,肯定一直是插管子鼻饲各种营养液。

  医生和有过助念经验的居士都会很清楚危重病人大约的期限。最后一两天,家人应24小时轮班念佛,身边时刻有人陪伴,并尽早腾空房间。大限随时都会到来,亲人通常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因此当助念团提醒我们要尽早搬空房间,我们没有马上执行,总觉得不会那么快。以至于拖到当天才办,虽然尽量减少骚动的声音,但毕竟声响走动是避免不了的。而这时最好的是陪伴临终的人念佛,尽量减少各种动静。

  临终前的家人陪伴照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临终前是否还去住院?如去住院,何时回家?很多具体问题都需要家人提前商讨安排好,意见一致。除非全家学佛,看法完全一致,否则学佛的亲属就要尽早做好其他人的思想工作。成语“寿终正寝”就是指老人最后在自己家中离世,在亲人的环绕下安详离去。所以古人将“善终”作为“五福临门”里的最后一福“考终命”。

  结束语

  面对亲人的离世,需要用智慧、用佛法、用亲情来安抚化解临终人的诸多烦恼。提前去做上述各种事情,而不是大限来时再做。临终人只有放下这些烦恼,才可能安心跟佛菩萨走。看过很多送往生案例,不少是到临终放不下这、放不下那,这时再请助念团去开解,家人去表态、化解恩怨,甚至是到中阴身时再做这些事情。生前做不是更好吗?一生的恩怨不是几个小时就能化解的,只怕大限来时,为时已晚。

  在我的父亲去世前两个月,我看到一些衰危的症状,便去询问一个老中医佛友,他用了四个比喻句告诉我,这预示着我父亲的生命之火快熄灭了。经历过亲人离世的人,看人的寿命是很准的,医生更是如此。虽然我当时泪流满面,不忍听,后来很感谢他让我们抓紧时间做更充分的准备。所以也希望家有重病患者的佛友要注意这些提示,尽早采取行动。

  希望更多的众生寿终能顺利往生净土。很感恩佛菩萨的加持!让我那时能够“狠心”去提前做这些事,也让我现在能够和大家分享这些经验教训。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