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湟源县有哪些寺庙可以放生

2023-02-21 06:50编辑:admin人气:266


人一辈子大约做了两类事情:索取和给予。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给予和索取。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向她(他)索取最多,我们却给予她(他)最少。这个故事你或读过,但值得再细细品读:小到个人与家庭,大到人类与自然,也请各位读者留言回复自己的体会感悟。

有一棵苹果树。

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跟苹果树玩。

他上树摘苹果吃,在树荫里打盹,他爱这颗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

时光飞快的过去。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苹果树身旁,他看起来很难过。

“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会爬树了,我需要玩具,我需要钱买玩具。”小男孩说。

“对不起,我没有钱。不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钱。”苹果树回答他。

小男孩打起精神来,它把所有的苹果摘光了,然后快乐地离去。

摘了苹果后,小男孩再没有来看过苹果树,苹果树知道他长成一个男人。

一天,小男孩回到苹果树这里,“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工作来养活我的家庭。我们需要一所房子安身,你能帮助我吗?”,男人说。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砍掉我所有的树枝拿去盖。房子。”苹果树回答说。

男人打起精神来,他砍掉了所有的树枝,然后快乐地离去。

看到男人快乐,苹果树也非常快乐,不过男人砍了树枝以后再也没有来看过苹果树。

苹果树又孤零零了,它很伤心。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人回到苹果树这里。

苹果树高兴极了,“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我想去航海,让自己放松下来。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男人问。

“用我的树干去做条船吧。你就可以航行到很远的地方,你会快乐的。”。

于是男人砍了树干做了条船,他真的去航海了,并且很长时间没有回来。

很多年以后,男人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苹果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没有苹果给你吃。”

“没关系,我牙齿都掉光了,不能咬苹果了。”男人说。

“也没有树干给你爬。”苹果树说。

“没关系。我太老了,爬不动树了。”男人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只有我快要枯死的树根。”苹果树留着眼泪说。

“我并不需要什么,只要有个地方能做下来休息一下,经过这么多年,我太累了。”男人回答。

“那好!老树根是最适合歇息的地方了,过来跟我坐一会儿吧。”苹果树高兴的说,含着眼泪对男人微笑着。

众生百相,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国佛教中,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除比丘要剃除须发外,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别。佛教徒中比丘、比丘尼是独身修道的,必须清心寡欲。

在古代,出家需要经过官府的考试,需要有度牒。所以,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许多质问,凡是不合条件的人,是不允许受比丘戒的。例如:父母未曾允许,身有负债,身有痼疾或精神病,现任官吏及曾为比丘而违犯四根本戒等等。

至于受比丘戒以后,又厌倦出家的清苦生活,愿意还俗,却是极其容易的,只要对任何一人声明,自己愿意舍戒,便可以放弃比丘身份,改变独身的生活。

如若不舍戒,不放弃比丘身份,却私自违反戒条,这叫作破戒,是不允许的。其他比丘可以检举,经过僧侣集会评判,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无始劫来,积累了多少的善根、福报,才能剃发染衣。黄金白玉非为贵,唯属袈裟披身难。出家是大丈夫的事,非世间将相所能为。

大丈夫,指有远大志向的人、节操高尚的人、有不退转菩提心的人。不退转菩提心的人,假如热铁轮,于我头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出家不为名利,只为一件大事要做——为利有情愿成佛。出家人是做大丈夫的事业,所以,我们要赞叹出家人,恭敬出家人。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图/李金洋)

如无冲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

法门无量,归元无二。

修行究竟目标都是为了成就佛道,但是在家修行者,因为有家庭负累,要经营事业、筹谋人际、应酬交际、巩固家计、照顾儿女妻子眷属、维持家庭大大小小情感……因压力、执著、烦恼、痛苦等牵绊,处处难以分身。

难怪社会人士诸多善根深厚者,欲勤令他学佛,十之八九皆以宛转拒绝抗推。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业力所牵,内心起伏,动荡不安,进进退退,时喜时忧,极不稳定,如是道业欲得成就,如空中楼阁。

但是,在家修行毕竟是与社会打成一片的法门。

众生之所以众生,就是多生累劫皆与尘欲周旋至今尚未出离,如此有欲修行法门,欲跳脱净化欲行实在要付出数倍勇气、毅力、耐力、精进和代价。

的确有极少数在家修行者福报因缘相当好,譬如婚姻美满,事业顺利昌旺,人际周圆,儿女上进成,出人头地,在社会上拼出一片天,无有后顾之忧,这种条件是不错的,也能以在家修行而立足。

佛弟子应正觉世间是无常的、生灭的、梦幻的,再多再好的条件环境,也抵挡不了无常生灭的洗礼。

出家修行是无欲行之法门,是断欲修行。

佛陀说:若要出家行道,理应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方得称为沙门。既然发大勇猛心欲出离生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要行无欲行,专注一心参禅悟道,念佛三昧,克期取证,成就菩提涅槃。

这就是出家修行殊胜不可思议之处。

而在家人易被俗世生活所累,无法脱身,在修道上所受的局限也非常大。很多人苦恼于俗世生活的负累,不能专心修道,即使想出家,由于业缘的牵制而不能出家,有的人出家几次都被业缘又牵制回来。

这却是娑婆世界人间的真实情况。古德云:

出尘离俗非易,抛弃恩爱甚难;

如无冲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海阔天空渺无涯,三衣一钵饭千家;

自性自在尘不染,菩提种子自开花。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图/李金洋)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仅从净土法门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区别。

往生这一点,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信愿行。只要你具足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可不会区别你是不是出家、在家,都能够平等摄受。

但是,从所承担的责任来看,那是不一样的。

出家人建立僧团,是要住持法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继承如来的家业,所以,对出家人有更高的要求。所有的出家人,要自觉地承担,要有持戒意识,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出家比丘是四众弟子的领导阶层——领众修行。

那么,出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由于出家僧团的责任重大,所以对出家人的素质,会有严格的规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经过考试的,经过考试再给一个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这个样子的。

道德方面,出家众要让信众能够心悦诚服,能够佩服。

出家众以平等心、谦卑心行事,修行的力量会日益增上。而在家居士,叫外护,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的道场,为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养,对承办利益众生的法会,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种种的准备工作。

出家僧团的内护和居士的外护,共同推进佛法的发展——这是四众弟子共同的事业。

丛林,行人栖心修道之所。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图/李金洋)

出家是隔离世俗法最好的办法

佛经里说:出家人即使在山中成天睡大觉,也好过在世俗法里摸爬滚打。睡大觉虽然不是修行,却没有熏染其他世俗法,心里对世俗法的攀缘就会逐渐减少,以至最后不再念想世俗法,这时如果再减少睡眠,道业进步自然也会变快。

这个道理与往生极乐世界,居住在莲花宫殿的情形是一样的。

在极乐世界,由于隔离了世俗法的环境,没了熏染的机会,心里的攀缘就会逐渐断掉,恶念减少,恶业种子就会逐渐枯萎,心地清净,莲华开敷,见佛闻法,就能悟道。

这虽然是最笨的方法,但也好过世俗法的熏染。

当然,修行并不是说出家才是正行,红尘浮世,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有些违缘,也不要强求开解,如果解开,也许佛缘就不成了;逆缘也是如此,有佛缘的,逆缘越多越能一心精进,一味地排除,反而会影响学佛修行。(文/杭州灵隐寺图/李金洋)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