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偏关县放生团有哪些公司

2023-04-18 12:15编辑:admin人气:665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所要讲的子题是“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

上一集已谈到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真心,今天所要谈的就是每一个真心都具足一切法种。正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1开示:“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已经很清楚开示:每一位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为妄想颠倒执著,而无法证得。如果众生能够离开妄想颠倒执著,未来就可以证得一切种智、自然智、无碍智。既然每一位众生都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表示每一位众生的真心都具足了一切法种。所以菩萨穷尽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修行,断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就可以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譬如当你在修定的时候能够发起初禅,而且是遍身发的初禅,这表示初禅的天身,出现在你的欲界色身当中。这时初禅天的心眼,可以看见自身如云如雾,不见五脏六腑,遍身毛孔内外相通,一一毛孔有乐触;如果真心没有具足了一切法种,当发起初禅时,不应该有初禅的天身出现在色身中,乃至不应该有乐触出现,也由于真心具足了一切法种,所以遍身发的初禅发起时,初禅天身自然就会出现在色身当中,乃至有乐触出现。

同样的道理,戒慧直往的菩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开始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当这些所应修的法圆满时,自然就会圆满三地的功德,而且还会发起菩萨的第一个意生身,可以到他方世界去觐见诸佛及度众生。又譬如八地、九地的菩萨,分别圆满八地、九地的功德,就会发起菩萨第二个、第三个意生身,可以到十方世界去觐见诸佛及广度众生;乃至于等觉菩萨百劫修相好,将自己的财富、眷属、性命等完全布施给众生,为了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于百劫修集圆满,上生天上,于人间成佛的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明心见性,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自然就会有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身相,在在说明每一位有情的真心都具足了一切法种,所以才能够穷尽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如果每一个真心没有具足一切法种,未来想要发起意生身乃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每一位有情的真心,具足了一切法种,与佛无异。只因为众生妄想颠倒执著的缘故,无法证得如来的智慧德相。因此每一位众生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应该效法 世尊精进的精神,去圆满一切法种应有的功德,最后才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既然每一位众生的真心都具足了一切法种,接下来探讨的是:“什么是法种?”那就是诸法的种子,种子又叫作功能差别。譬如眼识能分别色尘的显色,也就是眼识能分别色尘的青黄赤白、耳识能分别声尘、鼻识能分别香尘、舌识能分别味尘、身识能分别触尘,意识不仅能分别前五识粗相的分别,而且也能分别前五识所不能分别的细相分别,也就是意识能分别五尘上所显的法尘。所以说,每一个识各有其功能差别。又种子也称为界,界就是界限、限制,譬如眼识仅能分别色尘,不能分别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同样的道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各有其功能限制,所以说每一个识都有其功能限制,不能超越自己的功能限制,而有其他的功能出现。

接下来谈:种子有哪些种类?正如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2的开示:“有义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处界功能差别,世尊依此说诸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余所引证广说如初,此即名为本性住种。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世尊依此说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诸论亦说染净种子由染净法熏习故生,此即名为习所成种。”论文的内容大略说明如下:这里的有义就是指 玄奘菩萨,玄奘菩萨说种子有两种,一种是本有的种子,另一种是始起的种子;所谓本有的种子,是指无始劫以来异熟识本来就有的,能生蕴处界的功德,也就是说有情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功能差别的种子。世尊依此而说,诸有情无始劫来有种种的界、种种的功能差别,好像恶叉的果实落在地上,聚集在一起,它本来就有的,至于其他所引有关本有的种子,已如前面广说,不再赘叙。这本有的种子又名为本性住种,另一种为始起的种子,也就是众生无始劫来熏习所成的种子。世尊依此而说,有情因为熏习染法、净法而有无量无边的种子聚集,许多论中也说,染污、清净的种子是众生熏习染净法而有,这熏习而有的种子,又名为习所成种。

玄奘菩萨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种子有两种,一是本有的种子,一是始起的种子。所谓本有的种子,是自己的真心借著种种缘而出生了五阴世间,这五阴世间,是以自己的如来藏为因,以父精母血、母亲的四大、自己的无明、业种等缘,而由真心出生了五阴世间,这五阴世间具足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让众生得以在山河大地器世间,受种种可爱、不可爱的异熟果报。所谓始起的种子,就是熏习所成的种子。一者、由于众生不断熏习的结果,有了染净法的出现,因而造作了种种善恶业,导致不断地在三界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二者、由于众生不断熏习的结果,最后才能成就世间的世俗法、出世间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间的佛菩提法。三者、由于众生不断地熏习的结果,导致有无量无边的习性出现,只是众生自己不知道而已。

首先谈第一种,由于众生不断熏习的结果,有了染法与净法出现,因而造作了种种善恶业,导致不断地在三界当中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由于众生不了知自己的蕴处界,是由自己的如来藏借著本有的种子、无明、业种等为缘,而由自己的如来藏出生了五阴世间,如来藏借著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摄取外五尘境,而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相分,再由如来藏出生了六识的见分,以此来分别六尘相分,因而有了似外境的诸法出现及了知,以此来连接外境,让众生误以为真实有外境为自己所接触所领纳,不知道这些境界都是虚妄的,因而在种种虚妄境界中,造作了种种善业与恶业;譬如有人行善,去作造桥铺路等善业,死后往生欲界天,乃至有人加修禅定,死后往生色界、无色界天。又譬如有人作了杀人越货等不好的勾当,乃至有人得以修学佛法,因为误解佛所说的真实义理,导致走入外道法中,因而造下了毁谤三宝,或者造下毁谤菩萨藏等重罪,死后下堕三恶道受种种苦。由于众生不了知自己的五阴世间,以及自己所见闻觉知的种种境等等,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以为真实有外境为自己所接触所领纳,因而造作了种种的善恶业,导致不断地在三界当中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是众生不断熏习染净法,而无法出离三界生死所导致的结果。

第二种,由于众生不断熏习的结果,最后才能成就世间的世俗法、出世间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间法的佛菩提法。由于众生在世间里生活,必须透过不断地熏习,才能有种种知识、技能、技术等出现,所以世间人不断地熏习的结果,就是学习如何在世间里生活,这也是世间人所说的“学生”之所从来;既然世间尚且要不断地透过熏习,才能成就世间的世俗法,更何况是出世间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间的佛菩提法。譬如二乘当中的声闻,乃是听闻佛的法语开示,透过四圣谛等法,因而悟了声闻菩提,断除了三缚结,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入无余涅槃。又譬如缘觉,也是听闻佛的法语开示,观察十因缘、十二因缘,因而悟了缘觉菩提,得以成就初果乃至四果的功德,于舍寿时也如同声闻人一样入无余涅槃。又譬如菩萨,从十信位开始,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一直对佛的开示具足信心,得以圆满十信位的功德,因而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于第六住位中透过四加行圆满,因而转入第七住,开始寻找真善知识,教导如何建立参禅正知见等等,于参禅因缘成熟得以明心见性,并为诸佛菩萨及真善知识摄受,得以圆满第七住位位不退功德,开始在内门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乃至于圆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阶位,最后于人间成佛的因缘成熟,诞生人间,在菩提座下明心见性,成为一切种智的究竟佛,因而圆满佛菩提的功德。所以说,由于众生不断熏习的结果,最后才能成就世间的世俗法、出世间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间的佛菩提法;如果没有不断地熏习,想要成就种种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第三种,由于众生不断熏习的结果,导致有无量无边的习性出现,只是众生自己不知道而已。什么是习性?知道习性的真实内涵以后,才能观察自他有情有什么习性,以此来断除自己不好的习性。所谓的习性,就是习气、惯性,也就是某种行为不经意而且经常出现,因此在生活上某一种行为举止,不经意而且经常出现就是习性。如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27开示:“‘烦恼习’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龙树菩萨开示:习气名为烦恼残留之气,好像烦恼一样,其实不是真正烦恼,就好像平常脚被铐起来,行动非常不便,后来脚铐解开了,可是仍然有行走不便的现象出现;如同乳母的衣服一样,平常哺乳婴儿而弄脏了衣服,后来将脏的衣服洗净了,仍然有垢气存在;这是以衣服来譬喻圣人的心,污垢譬喻为烦恼,虽然圣人用智慧,于历缘对境当中,将烦恼的现行断除,但是习气仍然存在,没有断除。这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菩萨虽然断除了烦恼的现行,可是烦恼的习气仍然存在,仍然需要在历缘对境当中,将烦恼习气断除。

在经中曾谈到习气的真实案例,譬如有人当面骂阿罗汉,阿罗汉绝不回骂,因为他已断烦恼现行,可是他不高兴,不会跟你说话,面无表情地转头就走了,这表示阿罗汉,还有瞋的习气存在,没有断除。又譬如在佛世,如果某甲说某乙阿罗汉不是阿罗汉,某乙阿罗汉还是有瞋的习气现行,仍然会举椎打云板集众,要求某甲公开忏悔,避免某甲因为毁谤某乙阿罗汉,成就毁谤贤圣的重罪,未来要下堕地狱受苦。在现象界也可以观察到,有关习气的真实例子,譬如养猫的人会发现,猫在大小便后,会有拨土将大小便掩盖的习性,就算没有猫妈妈从小教导,或者没有土可拨,猫仍然会有拨土的动作出现。又譬如养狗的人会发现,有些狗生病时,没有狗妈妈教导,它会自己去找草来吃,以此来治病。又譬如鸟在啄食时,每啄一次,就会左右摆头翘尾巴,观察周遭的环境有没有危险,并且躁动不安跳跃著,深恐被人抓到,从此生离死别。又譬如草食的小动物,如牛、羊、鹿等,刚出生不到几分钟,没有妈妈的教导,自己就会很努力学习站起来,尽管它站起来东倒西歪、跌跌撞撞的非常不稳。又譬如刚出生的草食小动物,如果发现有危险出现,没有妈妈教导,自己就会躲在草丛里,一动也不动,并与草丛周遭环境融为一境,不容易被掠食动物发现,一直到危险过去了,才会从草丛里出现。

诸如上述种种,于观察后以此来反观人类有哪些习性存在;譬如观察现代人喜欢滑手机、用计算机等,如果有一天没有使用这些东西,就会觉得怪怪的,也很不自在,这表示现代人使用手机计算机等,已经养成习惯了,一旦没有使用这些东西,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知道这些道理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哪些习性,然后将这些习性,于历缘对境当中一一加以断除。然而每一位众生的习性无量无边,想要一世当中把习性加以断除,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世间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的意思是说,如果要改朝换代,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性,真的很困难,虽然习性的断除很困难,不是不能改,只是它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断除,所以菩萨才要经过前面两个阿僧祇劫精进的修行,才能把它断除。譬如入初地后的第二大阿僧祇劫,于最后才能将部分的烦恼习气断除,于七地满心的第二大阿僧祇劫,于最后才能将全部的习气断除;由此可知习气的断除,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断除,而不是冀望一时把它改变及断除。如果有情能够依照 世尊的教诲,以及佛菩提道的修学次第,一一加以进行,不仅可以很迅速地断除烦恼的现行及习气,而且还可以很快地成就自己的佛道,到那时候就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游正光老师)

南京有望建国内首座佛教艺术博物馆

佛教在线南京讯 2008年,江苏南京城南长干寺地宫阿育王塔出土,专家日前已经证实其中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等佛教圣物。

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长干寺地宫所有出土文物都将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届时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等圣物也有望亮相。

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民进南京市委、民盟南京市委不约而同提交了相关提案,专家认为,“佛顶真骨”的发现将为南京佛教文化发展提供一个契机,建议南京在国内成立第一个佛教艺术博物馆,让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中心。

进展

佛顶真骨出塔方案已提交省文物局

去年11月22日,鎏金塔王顺利出函。根据X光探测结果,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的塔身内有金棺银椁、感应舍利、佛顶真骨等圣物,而这也与之前石碑、锦缎上的文字相互印证。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内也说有佛祖舍利,但因为是密封的,至今没有请出来。对于南京塔王内的这些圣物是否请出来,专家们意见不同。不过,经过多方讨论,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还是“请”!

“鎏金塔王从铁函出来后,一直放在湿度在90%以上的有机玻璃罩里面保存,因为塔王是木胎的,如果水分挥发太快,塔王就会变形。但这种保护方式对佛顶真骨保护很不利,佛顶真骨是骨质文物,湿度太大容易长霉。把这些圣物请出来,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南京博物院文保专家奚三彩告诉记者,把圣物请出塔,可以观察到塔王的木胎究竟是什么木质,这些木胎经历了1000多年,保存状态究竟如何。

而另外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请圣物的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目前已提交到江苏省文物局。“请出来还是不请出来?还需要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宗教局定夺,再过两天我们就会去请示国家文物局。”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世界佛教论坛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在无锡召开了,如果批准请圣物,技术不是问题。因为请圣物只需要开启其中一面塔身就可以了,而且塔身上的很多泡钉本身已经脱落了,这对请圣物时泡钉的处理有利。

圣物请出来后,所有从长干寺地宫出土的文物都将展示在南京市博物馆。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文物安全和文物的保护,放在出土文物的地宫内展出显然不合适。所以,有关方面还是决定放在南京市博物馆。

而这些文物最终的归属地,记者了解到,有一种声音是,将来在大报恩寺一直建一个佛教博物馆,然后把这些圣物请回去供奉。但也有一种声音是,这些圣物还是放在博物馆,将来,地宫的藏品可以复制过去。这些文物究竟如何处理,还需南京市政府最终拍板。

建议

建中国第一个“佛教艺术博物馆”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发掘出土的铁函,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关注,民盟南京市委就此专门写出调研建议,并呈递中共南京市委。其中专家建议,千年铁函及阿育王塔的面世,为南京佛教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京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大报恩寺遗址地宫考古发掘的契机,待相应的考古整理与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后,围绕地宫的建置与格局,集思广益,精心筹划,筹建一座以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南京地上与地下出土佛教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不仅可以使南京的佛教历史与文化得到全面充分的展示,而且还能填补南京甚至中国博物馆体系中缺少佛教艺术博物馆的空白。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认为,佛教艺术博物馆的规划与设计要有特色,在目前中国还没有佛教艺术博物馆的前提下,确保做到“中国第一,世界著名”。

至于博物馆里都展示些什么,杨新华认为“佛顶真骨”可以是“镇馆之宝”,同时可以展示南京为中国佛教学术中心以及金陵一脉相传的梵踪禅影。如栖霞山千佛崖、牛首山摩崖石刻、韩府山观音洞、幕府山达摩洞、祖堂山祖师洞、四祖洞、五祖洞等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起源、传承关系的历史遗迹,以体现南京在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

其次,可以展示佛教艺术。“比如观世音菩萨就有2000多种形象,如果能一一展示出来的话,应该是一大奇观,成为一张南京最具特色的名片!”另外还可以讲述一些劝人为善的佛教故事,以体现佛教和谐思想,为当前构筑和谐社会做宣传,以此体现南京的博爱精神。

本来是发掘大报恩寺的地宫,却挖出了长干寺地宫,更意想不到的是阿育王塔和佛顶真骨随即出土,民进南京市委建议:应立即暂停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一切建设工作。因为这一公园的规划都是基于原来大报恩寺而定的,而佛顶真骨出土后,地位大不相同了,得重新规划。

“新的规划必须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专家说,“长干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立,不仅可以为广大佛教信众提供一个理想的活动场所,而且对本市旅游经济的繁荣和佛学文化的弘扬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本市旅游场所的开发、城市地位的提升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表示,若将“佛顶真骨”和佛祖及诸圣的舍利在完整保护、保存的前提条件下展出,除了能吸引虔诚的佛家子弟、佛教信徒前来顶礼膜拜外,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会由四面八方赶来瞻仰,对于南京的宗教、文化、艺术、科技或旅游,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南京市政协委员传真法师:把南京佛教文化资源整合一下

南京市政协委员、玄奘寺方丈传真法师说,“南京的文化不管是六朝文化、明朝文化,还是民国文化,都离不开佛教文化。”

历史上很多佛教宗派是在南京应运而生的,如栖霞寺是三论宗的祖庭,清凉山上的清凉寺是法眼宗的祖庭,牛首山是牛头宗的发祥地……还有很多佛教典故,“天花乱坠”“一苇度江”、“降龙伏虎”、“清凉问佛”等都出自南京。到了唐宋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朝大报恩寺塔的重建,不仅继承三国时期的建初寺、宋朝天禧寺的遗风,更成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这是中国佛教在世界文化中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传真法师告诉记者,南京很多公园中历史上都有佛教寺院,像清凉山里有清凉寺、古林公园有古林寺,位于后宰门的香林寺是曹雪芹家的寺院,紫金山头陀岭还有一座大爱敬寺……但这些寺院要么只剩下遗址,要么只有大殿了,传真法师建议把这些寺院都恢复重建,让佛教文化“有寺可依”;并扩大和恢复小九华山上的正阳殿、生公说法处,打造悬空殿等重要景点。

“要让各地的宾客知道,南京不仅有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等,还有更多的文化景点可以去观光、旅游。”传真法师认为,打造佛教文化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载体,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留不住客人”了。

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南京成“佛教中心”无可非议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昨天告诉记者,长干寺地宫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深的地宫”,出土的铁函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瘗藏舍利的铁函”,铁函中七宝阿育王塔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实物阿育王塔”,更重要的是,铁函中的佛顶真骨更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仅有的一块”!

杨新华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年陕西法门寺出土了4枚舍利,一下就成了佛教圣地,如今南京出土了佛顶真骨,那还了得!”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称南京是“佛教学术的中心”,如今南京成为“全国佛教中心”的地位应该说是“无可非议”!

杨新华说,南京佛教文化之昌盛,在中国各大古都中罕有可比,自古以来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南京有着2000年的佛教文化积淀,有多少经书是从南京流传开去,有多少宗派是在南京发扬光大,有多少高僧都在南京传经诵法……南京的佛教艺术价值无可估量!”

他山之石

本无资源的无锡灵山何以成为佛教圣地?

灵山圣境作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可是无锡灵山并没有深厚的佛教历史渊源,灵山大佛又是靠什么成为一处佛教圣地呢? 民进南京市委的专家们提出,南京也应该借鉴一些无锡灵山的成功经验,佛教文化资源也能成为拉动南京经济的文化GDP。

从灵山的景点来看,从最著名的高88米的灵山大佛,到菩提大道、转经廊、九龙灌浴、阿育王柱、佛脚印、百子戏弥勒、天下第一掌、登云道等,20多个景点始终围绕佛教文化展开。

专家告诉记者,“有人说灵山是‘无中生有’,但人家却实实在在吸引了那么多善男信女和游人,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灵山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的文化资源,把并非灵山所有的佛教文化统统收纳进来,进入灵山圣境,就等于进了一个佛教文化的大课堂。”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