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放生最佳时间

代代放生不说话有效果吗,多识仁波切答: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

2023-02-25 08:49编辑:admin人气:828


一、怎样代放生更有效果

1、这种说法不对。佛是遍知者,事物的全体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遍知的意思就是完全可以见到事物的二谛。而认识事谛必须要有分别见,假如佛没有分别见,就等于说佛不懂得事谛,也就是说佛只懂得事物的一半。

2、什么叫作分别?很多人概念不清。“分别”就是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我们的五官是无分别的,如眼、耳等见到色相、听到声音都是现观无分别的东西,要认识事物就必须通过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比如说“这是朵红牡丹花”,对颜色的知觉乃至对这朵花的认知,眼睛本身是办不到的,是意识的作用,依靠经验回忆、分析推理等对事物进行鉴别。

3、人的智慧不是现观,完全是分别见,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到佛地的时候,对于法性的认知变成现观,而对于法相的认知则是分别观,也称妙观察智。思维运载的工具是语言,包括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佛说法的时候也是用这两种语言,佛经也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下来的。

4、所以,把所有分别智一律破除,是非常错误的,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比如,佛见到一个人,这人是男是女?叫什么名字?穿的什么衣服?佛会分辨清楚的。假如连这点分别能力都没有的话,那是一种愚昧无知。但佛是遍知者,这在大乘佛教中没有丝毫的异议,除非否认佛是遍知者,否则就不能否认佛的抉择、妙观察智或者说分别见。

5、因此,必须承认佛有分别见。把佛菩萨的一切知见统统说成“无分别见”,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若逻辑上讲不通,怎能说它正确合理?把佛教理论全部纳入合乎逻辑的理性轨道,这是宗喀巴大师学派的特点。

6、不论显密,放生仪轨都比较复杂,要做完一般得半小时以上,有时往往因此而造成一些要放生的生命死亡,很多情况下需要我们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仪轨,下面这个是我们推荐的:

7、念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8、念三皈依三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藏密弟子加念皈依上师)

9、念忏悔文,一遍。(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0、念以下佛菩萨名号,各7遍,要念大声,让动物听清楚!切记要大声!

二、青岛哪儿有代放生池子

1、南无宝髻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2、然后放生,边放生边念(或唱)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哞(此六字大明咒,在旁生耳边念诵,功德亦极大。前面讲过,从前,有座名叫“括莫积”的城市,那里有个肮脏的沼泽地,生有成千上万的虫子。圣者观世音变成一只金色蜜蜂来到那儿,口诵六字大明咒──那些众生因此而往生到极乐世界里,都变成了名叫“口溢香”的菩萨。在《不空四绢索经》中也讲道:在旁生耳畔诵此圣者观世音菩萨心咒,旁生从恶趣中解脱,往生极乐刹土)

3、回向:愿以此放生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4、放生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5、在什么都不具备或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大口出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六字大明咒,让所放众生听的清楚真切,在八识田中种下金刚种子,等到因缘具足,种子成熟,自有开花结果,修成佛道,彻底脱离苦海的时候。

6、花费少且救助物命无量(救护鱼子法)

7、藏经中说:母鱼被宰杀后,其腹中取出鱼子可活三年。故放生者遇市场上宰杀的鱼腹中取出的鱼卵,只要见到不论其在外面的时间长短,应立即将鱼卵送到附近的江河湖海中。常行此法,所在费钱不多,且救生无量。(放生前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至少三遍以上)

代代放生不说话有效果吗,多识仁波切答: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

8、神咒救物命法(步行不伤虫蚁咒)

9、世人走路,一生误伤物命,不知几千万万,在沙弥律中,有步行不伤虫蚁,诵此神咒后,足下所踩死的虫蚁乘神咒威力均得往生净土世界。

10、方法:每日清晨未下床前,先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三遍。再祝念曰:“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误伤时,愿汝即时生净土。”然后诵咒七遍,即步行不伤虫蚁咒“唵(an音,安)地利日利,娑婆诃。”诵七遍后,可下床走路,若足下所死虫蚁均得往生净土世界。此咒简便,威神力大,小孩七岁时,即可宣教此咒,久久习惯,仁慈之念,自幼培植,救生无数,功德无量,又增福增智。长大必为贤良孝顺,福德深厚之材。


参考资料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