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周村区代放生佛法共修群

2023-02-12 00:29编辑:admin人气:714


一代高僧

释道密。姓周氏。相州人。初投耶舍三藏。师习方艺。又从邺下博听大乘。神思既开理致通衍。至于西梵文言继迹前烈。异术胜能闻诸齐世。

隋运兴法翻译为初。敕召入京住大兴善。师资道成复弘梵语。因循法本留意传持。会仁寿塔兴铨衡德望。寻下敕召。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所生之地。其处本基般若尼寺也。帝以后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生于此寺中。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紫气满庭状如楼阙。色染人衣。内外惊禁。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寒甚几绝。困不能啼。有神尼者名曰智仙。河东蒲阪刘氏女也。少出家有戒行。和上失之。恐其堕井。见在佛屋。俨然坐定。时年七岁。遂以禅观为业。及帝诞日。无因而至。语太祖曰。儿天佛所祐。勿忧也。尼遂名帝为那罗延。言如金刚不可坏也。又曰。此儿来处异伦。俗家秽杂。自为养之。太祖乃割宅为寺。内通小门。以儿委尼。不敢名问。后皇妣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遑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告帝曰。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而尼沉静寡言。时道成败吉凶。莫不符验。初在寺养帝。

年十三方始还家。积三十余岁略不出门。及周灭二教。尼隐皇家。内着法衣。戒行不改。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重兴佛法。皆如尼言。及登祚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里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史官王劭。为尼作传。其龙潜所经四十五州。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因改般若为其一焉。仁寿元年。帝及后宫。同感舍利。并放光明。砧磓试之宛然无损。遂散于州部。前后建塔百有余所。随有塔下皆图神尼。多有灵相。故其铭云。维年月。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祐。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今故分布舍利。诸州供养。欲使普修善业同登妙果。仍为弟子。法界幽显。三涂八难。忏悔行道。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证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文多不载。密以洽闻之誉。送此寺中。初下塔时。一院之内光明充塞。黄白相间兼赤班气。旋绕朗彻。久而乃灭。道俗内外咸同一见。寺有四门。门立一碑。殿塔廊庑及以生地。庄严绮丽晃发城邑。

仁寿之末。又敕送于郑州黄鹄山晋安寺。掘基至水。获金像一躯。高尺许。仪制特异。正下塔时。野鸟群飞旋绕塔上。事了便散。又见金花三枚腾空久之下没。基内又放萤光。后遂广大。绕塔三匝。寺本高显素无泉水。洎便下汲。一夕之间去塔五步。飞泉自涌有同浪井。广如王劭所纪。及大业伊始。从治雒阳。上林园中置翻经馆。因以传译。遂卒于彼所出诸经如费氏录。

踏上心灵幽静第12章灵性生活的周期各个生命阶段的灵性意义

  各个生命阶段的灵性意义

  当我们尊重生命的自然周期,就会发现每个生命阶段都有灵性层面的意义,都能提供助长灵性的智慧与经验。举例来说,灵性意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早期的生活:生活在母亲子宫时的美妙合一经验。我们的意识会牢牢抓住这个记忆和合一的可能性,运用到禅修之中。当我们还是婴儿时,体验到初次看见、感受、触摸这个世界的新奇感, 以及身体感官和需求的直接经验。在我们认识和感受的对象中,重新唤醒这种直接的经验,重新捕捉自发而完整的信任,是在日后修行中找到灵性基础的关键。

  许多人最初的灵性经验发生在童年,那是生来就与神圣事物自然联结的经验。童年时期的嬉戏、欢乐与好奇,都是重要的基础,借此在修行中愉快地重新找回这种精神。如果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尊重和关爱的,这份关系就会成为其他关系中尊重和信赖的基础。如果我们在子宫里、婴儿期或童年期拥有不好的经验,就需要大量的疗愈来恢复应有的幸福感。但这些痛苦的经验也可能刺激我们渴望真正的幸福,而每个人的童年都必然有某些时刻蕴涵了觉醒的种子。

  青春期的独立和叛逆提供了修行所需的另一种特质:坚持自己找到真理,采纳自己的经验而非他人的指导。当我们进入青年期,开始承担各种责任时,就会发展对他人的关怀。这种成熟能带来人与人之间相互交融的感觉,满足互相尊重和社会正义的需求,这是使我们觉醒而走上宇宙慈悲道路的基础。

  成人生活自然会带来灵性的任务与启发,我们对家庭、社群、世界会愈来愈关心和负责,我们会需要愿景,强烈渴望实现自己独特的人生。当我们成熟时,生活自然会出现沉思的特质,我们可以感觉到内在需要深思的时间、想要得到洞见、渴望与心保持接触。年老时, 由于已见到许多生死的循环,内在就会滋生智慧与超然的态度。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