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城市分站

青阳县那个寺庙有放生池吗

2023-04-12 15:45编辑:admin人气:630


师父们,你们好!有缘分看到这个网站我心里非常喜悦,前不久因为自己的事业到了一个求解的阶段,又因一个好朋友的缘故,我皈依了一位来自四川的藏传密宗上师,自此开始对佛从无知到尊敬到试图去了解和信仰。我觉得我是和佛有一些缘分的人,过去30年间我不信佛,但是我信善,即便走进寺庙我不参拜菩萨内心也平和,因为我觉得我做了善待自己和周遭的事情,佛不会因为我没有崇拜求助于他个人,而差异化对待我。助人和善心能给我的心带来安宁快乐和荣誉感,即便在这个过程中遭遇欺骗和伤害,我也会努力说服自己这不是我的问题,我不需要为此痛苦。因为这种世界观,很长一段世界里我会觉得自己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困惑,一直到近期遇到工作的抉择令我的心产生了不确定的感觉,我偶然之间走进了佛教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后,我的心产生了很多求知的快乐也带来了很多困惑的问题,虽然书本上说,修行首先需要“信”,但是我诚心的希望能被说服。因为能在这个论坛上发表我的问题,寻求师父们的回答, 我真的是好开心。

今天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六道轮回之苦的不理解。

书本中很详细的描绘了六道轮回是多么的苦,说实话我心中觉得有些牵强。从文字中我感觉到这些描述可能出自于古代封建社会的感受。现在至少“人”这个道,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了,大部分“人”已经不再那么苦,我们可以珍惜现在的健康,珍惜自己拥有的或多或少的物质和情感生活,虽然生活中难免有不公平,但是每个人肯定也都有被上天眷顾偏爱的时刻或者方面,只要有好心态的人,应该都不至于会很“苦”。那么佛是否还是希望我认可:做人是很苦的!这个价值观呢?

如果我觉得做人挺好,我觉得做人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和情感,对净土并不是十分的向往,那么佛教的价值观和目标对我还有意义么?

此外6道轮回之其他5道,是否也和人道一样,发生着进步和变化呢?比如饿鬼,古代的人可能挨饿受冻的真不少,想到饥寒交迫成这般痛苦人人都会毛骨悚然。今天的人挨饿受冻的已经少很多了,是否饿鬼道还是原来的规章制度呢?他们的世界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么?

师父,不知道我的问题是否超出了尊敬的范围。如果超出了,我表示深深的歉意,但是我真心希望能够得到师父的解疑释惑,以后的问题还很多,辛苦师父!谢谢师父!

玄若法师答:

1.佛陀没有希望任何人执着的认可“做人是很苦的”这个观点,因为这并非他的观点,当初佛陀初成道,去鹿野苑度化五比丘的时候,虽然最初讲的就是“苦”谛,但是,后边还紧跟了“集、灭、道”三谛,简单来讲,也就是说,由于烦恼丛生,而产生苦,但是,这个苦并非无法改变,通过道的修持,苦即可灭。

所以,你说“心态好,应该都不至于很苦”,这个心态好,就类似于佛陀所讲的“道”的修持,与佛陀的法语并不矛盾。

另外,人生之苦,不知道你经历了多少?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求不得,种种苦境,多数情况下,不是想心态好就能心态好的,譬如说,非洲遭受种族屠杀的难民、饱受战火蹂躏的平民等等。记得汶川地震那年,我一个同学的父亲走在路上,忽然感觉天摇地动,然后他回头,看见不远处的公路裂开一条大沟,很多人立刻陷了进去,然后顷刻间,地缝又合上了,他立刻哭了起来,因为公路上除了一条深深的细缝外,什么也没有,好像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这场灾难一样,对于那些生身陷入地下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态怎么可能好?他们怎么可能感觉不到苦呢?

所以,禅宗讲开悟,才会用“大死一番,方得重生”来形容,也因此,人生的苦受才会转变为自在。

2.佛教分为五乘,其中一乘即为人天乘,因为由于根机的问题,并非所有人都好乐佛乘,所以,佛陀才宣说《十善业道经》,告诉你怎么做人。

至于佛法对你有没有意义和帮助,我想,这要你自己思索啊,呵呵。

3.所谓的进步,是相对的,你觉得什么是进步呢?是物质还是精神?

古印度的哲学思想高度发达,虽然物质生活不怎么样,但是人人都在思索生死的问题;现代人呢,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可是却迟钝到极少去思考生死的问题,往往到了临终,才会长叹一声:我这一辈子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事事无绝对,这个世界有很多众生很快乐,衣食自在,也有很多众生正在遭受地狱之苦(你若不信地狱,看看屠宰场即可)。

有人讲过一个概念很合理:通常被我们称为科学的就是:一个直径几千公里的行星(通常被称为地球)上最多存活了数万年的灵长类动物(通常被称为人),通过其功能极为有限的几种外设(通常被称为感官)对光、声、味、触等有限的参数进行小范围抽样、处理,得到其赖以存在的环境(通常被称为世界或者宇宙)相互作用的一种经验总结。

我们既然有因缘遇到佛法,为何不相信佛陀所说,反而要做佛教里的唯物主义者呢?

蕅益大师答:大本言:生彼国者,皆当一生遂补佛处。然、中下胎生,岂等觉菩萨耶?

问:大本言:生彼国者,皆当一生遂补佛处。然、中下胎生,岂等觉菩萨耶?

蕅益大师答:非等觉,而可称一生补处。以不更历生死,必圆无上菩提故。小本:‘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亦指此生必补佛处而言;不以常途三不退论。下又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则别指现证等觉者;亦以此生必补,故得云:其中多有也。所以极乐凡圣同居土,与常途教意迥别。常途不过暂时同居,此与一切等觉同净寂光;故云:‘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二字,不概指无量声闻、菩萨,单指多有一生补处而言。又、常途约感应,及圣者过去有漏业,得与权实圣人同居;此则同一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故又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少’字,拣至别教地前,并拣至圆教住前;以住前皆仗自力登住,入同生性,方蒙诸佛护念故。吾每谓,净土大教,圆收一切教,超出一切教,正谓此也。

标签:

(来源:未知)
标签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