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放生仪轨回向

打胎后应不应该去放生呢,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

2023-12-07 10:34编辑:admin人气:123


一、放生麻雀的功德

1、每次听课完毕回向后,我们都会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2、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

3、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

4、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也可以说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碍。

5、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佛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

6、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在探讨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个佛教史上鼎鼎有名人物的故事,这位鼎鼎有名的菩萨就是《百法明门论》的论主世亲菩萨,又被称为天亲菩萨。

7、世亲菩萨于佛灭度后九百年,出生于北印度的健驮罗国,父亲是婆罗门,姓憍尸迦,是一个国师。世亲菩萨有兄弟各一人,兄长即是后来的无着菩萨,兄弟三人都出家修行。世亲菩萨最初是在小乘萨婆多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小乘三藏,因为立志改善有部教义,所以就前往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四年以后学成归国,就开始为大众讲解《毗婆沙论》,一天作一首偈,总共作了六百首偈,称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在印度又称为聪明论。

8、世亲菩萨起初广造小乘论着,大肆宣扬小乘教义,并且主张大乘非佛说,不信大乘法。世亲菩萨的兄长无着菩萨,看见弟弟识解深广,神才朗俊,如果长此下去,恐怕他会造论来破坏大乘佛法,于是有一天他就派遣侍者去告诉世亲菩萨说:“你哥哥病得很严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希望你赶快去见他最后一面。”于是世亲菩萨就跟随侍者,连忙赶到兄长住处来探病。来到兄长住处,无着菩萨就说:“我的病是心病,这个病是因你而起,由于你不信大乘,而且常常毁谤大乘,以此恶业未来必将永远沉沦在恶道中受苦。我正是为了你,而感到愁忧苦恼不已。”世亲菩萨听了以后,内心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恐惧,马上敦请无着菩萨为他解说大乘佛法,譬如《华严经》的〈十地品〉等大乘经典。

9、由于世亲菩萨一向聪颖睿智,一听立刻领悟到大乘教理确实是超越于小乘,因此转而信奉大乘。从此以后便在无着菩萨的座下遍学大乘法,凡为解说无不通达,这才知道自己从前谬赞小乘,毁谤大乘,误人误己,实在是罪业深重,于是便在无着菩萨面前发露忏悔说:“我从前因为这片舌头的缘故,而妄生毁谤大乘佛法,现在应当割断舌头以赎前愆。”无着菩萨说:“你这就不对了,即使你将舌头割下来,也不能消灭毁谤大乘之罪业。你如果想要灭罪,另外有善巧的方便法门。”世亲菩萨马上请无着菩萨为他解说灭罪补救之方法,无着菩萨说:“你以舌头毁谤大乘,如果要灭除这个罪业,也应当以舌头转而弘扬大乘,赞叹大乘的殊胜妙义。”

10、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就专心的宣扬大乘,广造诸论阐扬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譬如《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等都加以阐释;对瑜伽宗的许多论着也详加论述,譬如《十地经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总共有五百部大乘论着,合以前所着之小乘论五百部,总共一千部,因此享有千部论主之美誉。凡是世亲菩萨所造之经论,文义皆极为精妙,若有见闻之人,普皆为之信仰叹服。乃至如今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然受到世亲菩萨的德泽所被,得以修学唯识妙义,使世尊的如来藏法,得以继续普照娑婆世界,广度有缘之众生。

二、南昌哪里放生最好

1、各位菩萨!以上为大家讲述的是世亲菩萨的真实故事,相信您也是和末学一样,为世亲菩萨这种勇于忏悔、改往修来的勇气所深深的折服。菩萨在一世又一世的学法修道过程之中,只要还有隔阴之迷存在,就难免会误造诸业而自障障他,因此如何在造诸恶业之后,懂得惭愧与忏悔,就是修道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了。

2、譬如佛世时阿阇世王为了篡夺王位,杀害了如法治国的父王,后来身染重病,愧疚、懊恼万分求救于佛。当时有一位大臣,也是佛弟子的耆婆告诉大王说:“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智者有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这段经文已经为我们具足宣说,若怀惭愧忏悔者必能除灭罪业,回复本来清净自性的道理。阿阇世王在世尊慈悲护念之下,殷重发露忏悔杀父重罪,后来也得到无根信,发菩提心成为佛弟子,努力护持正法以赎前愆。

3、各位菩萨!为了使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忏悔的道理,接下来我们将以问答的方式,来呈现几则有关忏悔业障的提问。

4、问题末学每周都会前往正觉讲堂旁听平实导师的讲经课程,每当讲经完毕回向后,亲教师均会唱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请问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事障、理障及性障吗?又性障与业障的主要差别在哪里呢?

5、我们的回答是,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烦恼障、所知障和业障。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业障这一个法的障碍,而性障又属于烦恼障所含摄,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个障,应该是业障才合乎正理。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简单的说烦恼障就是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

打胎后应不应该去放生呢,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

6、而所知障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这就是所知障。说的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碍,故名所知障。

7、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佛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

8、而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这五盖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明,而性障五盖是属于迷事无明,是烦恼障所摄。所以三障应该说是理障、事障和业障,不宜用性障来取代业障。

9、问题弟子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佛,但是弟子感觉这样的忏悔效果不好,有时都忘了是在拜忏还是在无相拜佛,这样拜忏可以吗?弟子可不可以通过增加拜佛时间来忏悔?还是每天一定要通过拜忏来忏悔呢?拜忏之时应该如何观想呢?心里默念忏悔偈?还是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后坚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

10、我们的回答是:忏悔乃是善法,我们在忏悔时应该要知道忏悔的精神与要领。忏就是发露,悔则是永不复作,若能如法忏悔,功德无量无边。佛在经中曾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也就是说忏悔的要领就是要发露,并且心得决定永不复作,这才是真实的忏悔。而您所提犯重戒的问题,应当如佛在律典中所教导我们的方式来忏悔,如果是重戒必须在佛前对众忏,若是轻戒则必须在佛前对首忏,若是小戒则只需在佛前自责其心就可以。在如法实行上述忏法以后,必须如实的遵守悔法,也就是永不复作,并且进一步转而努力护持正法利益众生。譬如前面我们所说世亲菩萨的例子,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


参考资料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