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放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法师开示

何建明教授深情解读《圣严法师遗言》:缅怀法师的遗志与智慧

2024-04-01 08:08编辑:admin人气:328


圣严法师是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灯塔,照亮了黑暗中许多孤独迷茫的心灵,给了他们生存的希望、心灵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如今,这座灯塔倒下了,人们期待着法鼓声中的薪火相传,期待着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文化的光芒如太阳般照耀众生,不舍众生。

圣严法师对当代中国佛教史的历史性贡献,至少有五点值得注意:

其一,他是近代第一位在日本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丘,为近代中国佛教树立了新僧伽形象的不朽典范。

其二,他以现代的形式将中国禅学和禅法推向异域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尤其是中国禅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禅文化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某些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中国内涵。

第三,他创办了法鼓山僧伽会和法鼓山文教事业,特别是他主持的中国佛学院,不仅成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和学术界参与国际佛学研究和宗教文化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和学术事业的国际化做出了表率。

第四,他理性适时地推动了现代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建构。他将 "提升人类素质,建设人间净土 "的 "心灵环保 "作为法鼓山的核心理念,积极推动心灵环保向社会环保转型,成为 "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第五,他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遗产,体现了对近代佛教大师印光、弘一等人所树立的往生事务从简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确立了后圣严时代僧团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即以法脉法系为中心,禅风一致化、人事本土化、管理制度化。

I

海涛法师

何建明教授深情解读《圣严法师遗言》:缅怀法师的遗志与智慧

我之所以说圣严法师的《遗言》具有历史意义,是因为近年来,佛教界、佛学界、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关注台湾四大僧团的更替与传承,关注它们的延续与发展、 他们担心,这些由具有特殊魅力的契理玛式开山长老所创立和维系的世界性大型道场,在长老圆寂后,是否还能继续稳定发展?可以说,"圣严法师遗言 "审慎而明确地确定了法鼓山僧团的管理体制,以及今后文教事业发展的原则和方向。而且,这种原则和方向是合乎情理和契机的,体现了圣严法师高尚的僧格和大智慧。太虚、印光、弘一、虚云被公认为中国近代佛教四大高僧。圣严法师继承了虚云大师的禅宗法脉,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太虚大师开创的现代人间佛教的传统,正如他在《学思录》的自述中所说:"我必须承认,我深受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影响!"我必须承认,我深受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影响佛教的弘扬有赖于佛、法、僧三宝。佛教历来强调,佛是佛的导师,佛不是法的导师;法依戒而有,戒有则法有。因此,依法持戒的僧团的健全是佛法弘扬的根本保证。圣严法师在临终遗言中强调了僧伽的重要性,并要求将自己的 "遗愿""由僧伽执行"。这是他对僧伽的信任,也是他对僧伽的期望。正因为如此,他提出了两份遗嘱来规范外界最为关注的僧团继承和管理问题: 其一,"凡我所创、所管寺院,均属法鼓山法脉,除经济独立运行外,风气之保证、人才之教育、交往之关怀、人事之安排,宜纳入统一机制。但对于海外分院,则应采取禅风统一化、人事本土化的原则,以保证纯正的禅法不致堕落,促进禅修在异域文化中的扎根。" 第二,"阿波的立场内战开始以来,近代人间佛教运动主张打破律宗和剃度派的十方选派制度,厦门南普陀寺等律宗或剃度派寺院纷纷改为十方选贤丛林。然而,正如弘一大师所言,我国佛教传统中,祖师崇拜普遍高于佛祖崇拜,因此,卡里斯马式的开山宗长或宗教领袖是维系僧团、促进僧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现代寺院人才匮乏,尤其是僧人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信众缺乏信仰,十方选贤制度在寺院中难以长期推广、 而真正符合现实社会需要的,大多还是经过现代佛教文化教育和选贤任能的法门丛林或剃度门派,如当代台湾佛教的四大道场。因此,圣严法师在临终遗言中强调,法鼓山各寺院要继承法鼓山的法脉,绝不能废除法鼓山的理念和方向,并强调住持总持是僧团的精神中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圣严法师的《遗言》对于现代中国佛教僧伽制度的一个突破性意义,就是力图摆脱传统法相宗或丛林剃度派过于依赖人治的弊病、 强调 "宜将道风保障、人才教育、交往关怀、人事安排等纳入统一机制","对僧人进行监督,确保僧人能够履职尽责"。他还强调,"监督僧团僧务、法务 "的住持要 "依法、依律、依规,和谐、进取、清净"。更可贵的是,他没有完全拘泥于剃度派丛林(僧团内部)未来住持的人选,也没有完全拘泥于住持必须是比丘、不能是比丘尼的流行习俗,而是更加强调 "依法、依律、依规,和乐、精进、清净 "的选任标准。这说明他并不拘泥于民间流行的剃度选贤制度,而是将从十方选贤视为佛教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圣严法师的《遗言》对现代中国佛教僧伽制度的另一个突破,在于强调了法鼓山对外寺院禅风一致、人员本土化的基本原则,以确保真正的中国禅法在异域文化中扎根、传播。被印顺法师称为中国佛教传统继承人的太虚大师曾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色是禅。也就是说,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禅宗文化中。不过,近代以来,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禅文化是日本禅。圣严法师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弘扬中国禅文化,积极推动以禅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文化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在这方面,圣严法师领导的法鼓山僧团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世界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统一外国寺院的禅风,就是要不断推进中国佛教文化的国际化事业,使中国佛教文化真正在异域文化中生根、开花、结果,使中国佛教文化迈上一个新台阶。

如何成为一名佛教居士

佛教文化的智慧为现代社会贡献了新的文明会宁佛教居士有哪些啊图片!

明建设将使融合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世界新文明更加包容、和谐、慈悲。但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世界化,并不是要中国人主宰世界,而是要各国人民自觉吸收中国佛教文化的大智慧,更好地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因此,中国佛教文化的世界化,就是要自觉地向大力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古代高僧大德学习,让接受了中国禅宗教义的本土僧团来主导自己的僧团建设和弘法事业,这就是圣严法师提出的人事本土化。显然,圣严的这一遗愿充分吸收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智慧,充满了中国佛教文化世界化的美好愿景。圣严法师在 "遗言 "中特别强调,他的往生 "不应是葬礼,而应是庄严的佛事"。他最后说了如下偈语 "老无所事,空有哭笑,本来无我,生死皆可抛"。这充分体现了这位具有正信正觉的当代中国佛教领袖真正的大智慧、大勇气和大胸怀。2009 年 2 月 5 日

北京


参考资料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stephotosuy.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返回首页